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常见问题

种业问题:农业的“芯片”问题

文章上传:骉控自动化 浏览量:154 发布时间:2024-02-29

  近年来,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,“卡脖子”一词被提得慢慢的变多,似乎各行各业都存在自己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在农业领域,那就是种业。中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,吃得饱吃得好都要靠农业,而不管是种植业还是畜牧养殖业,不能离开“种子”。但国内种业起步晚,育种研发能力弱,离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还很大。在一些领域,这个差距甚至有可能不比芯片工业的差距小。

  寿光,位于山东省中北部,是潍坊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。这里被誉为“中国蔬菜之乡”,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商业市场,蔬菜种植培养面积达60万亩,年产蔬菜450万吨。寿光蔬菜的崛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,当时寿光人发明了冬暖式蔬菜大棚,在冰天雪地里种出了反季节蔬菜,改变了中国尤其是北方老百姓冬天只有白菜、萝卜可吃的现状。寿光也因此确立了全国蔬菜生产与购销的中心地位。

  寿光人种蔬菜,刚开始用的都是国产种子。到上世纪90年代末,国内种业市场放开,外国种子涌进了寿光,很多国外种子公司在寿光设立育种研发和推广基地。菜农们很快就发现,进口种子虽然贵,但产量高,而且耐储运、抗病性强,出产的瓜果蔬菜既好看,又好卖,于是纷纷改种外国品种。当时在寿光的街道上,密密麻麻都是卖外国种子的商店。到2010年,进口种子在寿光蔬菜种子市场的占有率过半,像西红柿、无刺黄瓜、西蓝花等品类,占比更是高达六七成。有些种子即使卖出“天价”,一亩的种子成本是国产品种的10倍,照样不愁销路。这在当时还引起了舆论的关注。

  那时候,大家把国外进口的种子叫作“洋种子”。“洋种子”不仅在寿光的蔬菜大棚里“攻城略地”,也“扫荡”了黄淮海和东北的玉米主产区。

  2004年,一个名为“先玉335”的玉米品种通过农业部门的审定,开始推向市场,最早投向的是黄淮海区域,后来又进入东北、华北,短短几年时间,就抢占了东北玉米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,所到之处,国产品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,让国内育种业大为震撼。

  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,既是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,也是牲畜饲料和众多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,在中国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。“先玉335”是美国种业巨头先锋公司针对中国市场专门选育的一个玉米品种,单粒播种,单粒售卖,在国内开了先河,让很多人都觉得新鲜,毕竟大家以前买种子都是论斤买。与当时国内主推的玉米品种相比,“先玉 335”每公顷可增产1500~3000公斤,亩用种量减少一半,且品质好、脱水快,适合机械化收割。2001年,国外玉米品种占我国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%,到2012年已上升到11%。其中,“先玉335”的播种面积高达4215万亩,成为全国第二大玉米品种。

  种子是农业的基石,现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、基础性产业,被称为农业“芯片”。但有数千年农耕历史的中国,却一直是只有种子,没有种业。以前,农户每年收获后,自己留下一批作物,就是来年的种子。改革开放后,则是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。直到2000年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》颁布,才打破了这种模式,全面开放商品种子市场,这也标志着中国现代种业的诞生。此后,美国先锋、孟山都、杜邦及德国拜耳等国际种业巨头开始步入国内。

  国外种业巨头来了后,对国内种业可谓降维式打击。在育种方面,当时国内其实是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主,规模也有限,而市场上的种子企业成立时间短,资金不足,更谈不上研发能力。很多种子公司的业务只是买卖种子,有的还剑走偏锋,通过仿冒、“套牌”来牟利。而国外种子公司不仅有完备的育种体系,还有更先进的经营理念。以前国内的种子公司是开门卖种子,一手钱,一手货,卖完了事。外国公司进来后,迅速就组建起营销和推广队伍,到田间地头,向农民普及产品知识,邀请他们参加培训,还提供售后服务,指导农民怎么种收成最好。

  在“洋种子”的冲击之下,国内种业也意识到了巨大的差距,并开始有效学习、追赶。在寿光,后来组建和成立了一批育种企业和科研院所,有的还引进外资,合作研发。2013年以来,寿光国产蔬菜种子占有率逐年提高,由2010年的54%提升到目前的超过70%,市场上常见的白菜、甘蓝、辣椒等大宗蔬菜商品种子已基本以国产为主。在粮食作物方面,绝大多数做到了国产种子为主。其中,两大口粮水稻和小麦能够100%自给自足,玉米90%以上的种植培养面积也使用了国产品种。

  相比种植业,种业问题在畜禽业更突出。据了解,目前国内大规模养殖的肉牛、肉鸡、奶牛、生猪等种源,大都是国外品种。其中,肉牛种源主要是西门塔尔、利木赞和夏洛莱;肉鸡主要是白羽鸡;奶牛是荷斯坦;生猪则为杜洛克、长白、大白。这些种源在国外经历了长时间的育种,产肉率、饲料转化比等性能比本土品种优良得多,有些品种进入中国多年,已经成功进行了本土化选育,但还有很多种源仍然高度依赖进口。

  其中,最让人头疼的是白羽鸡。鸡肉是世界第一大肉类生产和消费产品,全球鸡肉生产约70%来自白羽肉鸡。在中国,鸡肉也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产品,每年消耗量超过1800万吨,将近一半也是来自白羽鸡。白羽鸡是国外品种,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后,迅速成为国内养殖顶级规模的禽类。它很适合工业化大规模养殖,出栏时间只需要45天左右,饲料转化比很高,大幅度的降低了人们吃鸡的成本。

  但白羽鸡的养殖离不开种鸡,又称祖代鸡。这也是畜禽业的共同特征,养殖路径是从祖代到父母代再到商品代,我们平时吃到的都是商品代。全球90%以上的种鸡市场都被德国的安伟捷和美国的科宝这两家公司垄断。过去几十年,中国的白羽鸡祖代鸡也全部依赖进口,每年需要大约100万套祖代鸡,而一套祖代鸡(一公十母)的生命周期只有1000天左右,所以一旦断供,国内的白羽鸡产业最多只能撑三年。

  事实上,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,国内有关机构就开始了白羽鸡的本土育种工作,但因为种种原因,未能成功。2014年,白羽鸡自主育种计划再次启动,当时农业农村部提出目标,到2025年,育成2~3个达到同期国际领先水平的白羽肉鸡新品种。此后,国内育种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了攻关。

  圣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白羽鸡养殖企业,他们所需的种鸡此前也依赖进口。但在种鸡问题上,他们也不甘心受制于人,很早就开始了秘密攻关。他们联合有关科研院所,在福建省光泽县的一个村子设立了育种基地,用了近10年时间终于培育出了第一代国产化白羽鸡种鸡。这一条消息后来被国外种鸡企业得知,还找上门来以断供威胁他们停止研究。不过,他们还是顶住了压力。

  2021年12月,农业农村部公布了中国首批三个自主研发的白羽肉鸡新品种,其中就包括圣农集团的“圣泽901”,另外两个是“益生909”和“广明2号”。它们打破了国外对白羽肉鸡种源的长期垄断。不过,品种的研发只是第一步,要推向市场还有更漫长的道路要走。

  按照农业农村部2021年发布的《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(2021~2035年)》,到2035年,我国要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,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,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%以上。而目前,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在75%左右。

  育种是一项成本投入很高,失败风险很大的工作,需要长时间、大规模的投入。1996年至2018年,全球种业发生了大约400起并购与重组。2016年,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先正达;2017年,巴斯夫以70亿美元全盘接手德国拜耳原有种子业务;2018年,拜耳以625亿美元收购孟山都;2019年,陶氏杜邦合并后拆分重组科迪华农业科学技术。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后,全球种子市场形成了四大巨头。它们控制着全球60%的种子市场和75%的杀虫剂市场,掌握着种子的品种、分销和定价,也掌握着全球最多的育种研发人才和专利资源。

  与国际种业巨头相比,中国本土的商业育种体系还很不完善,大部分人才都集中在科研院校和机构,他们的研究目标是发论文而非市场应用,而育种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,难以承担高昂的研发成本和风险。此外,要提高育种能力,第一步是要足够庞大、丰富的种质资源库,在这方面,我们也比人落后。美国目前保存的种质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,其中80%是从各国收集的,借助这些资源才诞生了一批跨国种业巨头,成为种业强国。而中国的种质资源数量虽不少,但丰富性不够,85%来自国内,引进的不足15%,这就轻易造成育种的同质化。即使是本土的种质资源,国内的精准鉴定和保护挖掘也远远不足。这些年,包括粮食作物、蔬菜、生猪等在内,很多本土品种都因此消亡,对育种研究来说是很大的损失。

  2021年,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。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顶级规模、覆盖范围最广、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,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国的农作物、畜禽、水产等种质资源的普查和收集。与此同时,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建成了新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数据平台,收集上来的种子通过机器人滚筒输送线摄氏度的库房,保存容量达150万份,位居世界第一。

  在全球粮食危机不断蔓延的今天,种子的问题,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农业安全,也关乎全人类的粮食安全。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,提高育种水平,推动农业生产的进步,才是促进粮食公平、解决危机的根本之道。

  (参考资料:郭庆辰、窦秉德:《先玉 335在中国10年的表现与思考》,新锐恒丰研究院;文杰:《肉鸡种业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》,国家畜牧科学技术创新联盟;乔金亮、吉蕾蕾:《种业问题调查》,经济日报)

相关视频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