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视频中心 > 酒水行业

【达州制造业十大领军人物】王宏玮:匠心制造传世渠盐

时间: 2024-08-05 09:56:56 |   作者: 酒水行业

  “宁可食无肉,不能食无盐。”盐作为“百味之首”,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四川省天渠盐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玮,用敏锐的“味觉”,尝遍世间咸淡,抓住市场机遇,果断带领公司大胆改革、锐意创新,将一家濒临倒闭的制盐厂,成功打造成为享负盛誉的知名企业。

  作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,四川省工商联(省商会)第十一届执委,达州市第三届、四届人大代表,达州市工商联第四届副主席等多个职责担当,王宏玮不忘初心,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用赤子之心,助力国家脱贫攻坚。同时,规范现代化运作管理体系,用品质守护舌尖每一道味道,书写出不同寻常的出彩人生。

  王宏玮所成立的四川省天渠盐化有限公司,主要是做食用盐、工业盐制品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是达州、巴中、广安地区唯一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。坐落于闻名遐迩的汉阙之乡渠县,占地125亩,拥有国内优质巨型盐矿一座,可开采储量2110万吨,具有“层位多、规模大、盐层厚、资源丰、品质优、纯度高、保存好、开采易”八大特点,是川内规模较大并为全国罕见的巨型岩盐矿藏。其中,“天渠”“巴渠”牌食盐系列新产品在销区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,企业荣获省、市、县“质量信誉信得过单位”“质量管理先进企业”“卫生质量信得过食品”“四川省群众喜爱商品”“达州市知名商标”等多个称号,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有到强的华丽转变。

  宕渠深藏的盐岩厚度高达152米,钠盐分布方圆750平方公里,钠盐储量高达1050亿吨,丰富的矿产资源,无疑是一方群众脱贫致富的“金钥匙”。1990年11月,公司的前身“四川省渠县盐厂”(县属国有企业)正式批准开工建设,以极快的速度,在三年内正式投产。本以为盐场的建设能够助力经济长久腾飞,2004年6月,盐厂遭遇国企改制,没有了持续的资金支持,面对“贡盐”等老字号带来的竞争压力,企业瞬间失去了原有的活力,被抽干“养分”的“渠县盐厂”最终迎来关门的结局。

  “未来的路究竟要怎么走?”刚在煤炭领域“碰壁”的王宏玮,面对资源型企业正迎来的寒冬,眉头紧皱。渠县煤窑大多是小煤窑,不具备生产规模,更别说产品质量,他认为煤炭行业正面临难以突破的“瓶颈”,面对残酷的市场之间的竞争,必须重新适应社会的发展,不断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、新理念,尽快调整自己战略步伐和经营思路。

  正当他苦恼要如何去挖掘新的经济点时,从朋友的口中,得知了“渠县盐厂”倒闭的消息。“渠县盐矿丰富,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”王宏玮本身就以煤炭资源发家,如何做强做大一家资源型产业,对于他而言可谓轻车熟路。于是他立即带队对该盐场进行考察,惊喜地发现渠县盐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不仅有着全国排行第三的储量,而且品质上乘,依靠天然“宝库”,可将原料的成本降到最低,利润空间非常可观。

  “盐,每家每户都要用到。”2013年,王宏玮果断出手,投资1亿元,收购了看似毫无生气的天渠盐化有限公司。怎样把一家早已被宣告“死亡”的企业盘活,是王宏玮面临的第一个难题。他带领着团队,考察了国内外发展势头较好的盐场,并从其中“取经”。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分析,他发现,渠县的老盐场失败的核心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落后,以前提炼盐靠的是人工,产品工艺粗糙,达不到国家标准,卫生条件差,品质得不到保障,即便拥有丰富的储量,也无法让其发挥优势。

  2015年12月,“天渠盐化”迎来就地改造升级,王宏玮带领着全公司迎来大变革,投资3亿元的大手笔,将原本“灰头土脸”的老工厂全部拆除。随着爆破的声声巨响,老工厂顷刻间化为尘土,一个崭新的新工厂拔地而起,彻底改变了以前“脏、乱、差”的环境。

  同时,摈弃以前人工制盐的方式,将“高科技”的元素注入工厂,建成了一条年产30万吨的生产线,通过机器自动化操控,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,其六效真空制盐分效排盐技术、卤水深度净化技术、DCS全自动工艺控制技术、包装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技术均达到国内一流,10万级洁净厂房环境包装小袋盐、立式袋全自动包装技术在制盐行业首次应用,填补了行业空白。

  此外,公司成功通过了ISO9001-2015和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产品质量达到GB/T5461-2016国家标准,取得了15项国家专利,获得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,省级“质量信誉信得过单位”“质量管理先进企业”,全国“AAA资信等级单位”“AAA级诚信经营示范单位”“AAA级信用等级单位”“诚信企业荣誉证书”“诚信经理人荣誉证书”“AAA级质量服务信誉单位”和“A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”等荣誉称号,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、绿色工厂,创建的“巴渠”“天渠”品牌荣获“达州市知名商标”。王宏玮这一针“强心剂”,让制造业“巨人”彻底苏醒,并向着光明出发。

  “与时代共同进步的盐,才能赢得市场。”王宏玮将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要义,他将目光转向国外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,想要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。显然,他成功了!2016年,“益生元食用盐”一经问世,便赢得市场的高度赞赏。“益生元食用盐”即含有益生菌的盐,这种盐在保持食用盐调味的功能基础上,减少亚健康的发生,促进矿物质的吸收,提高免疫力。口感风味好,可完全代替普通食盐用于菜肴烹饪,是一种重保健、富营养、好口味的最新型可走入千家万户的保健调味料。

  “我做就要做精品!”王宏玮秉持着这样的信念,从2014年开始研发如何将益生菌加入盐中,经过反复试验,通过采掘大巴山地下深度3000米的珍稀盐床,经过自然沉淀、多重滤网循环过滤、常温延时结晶技术、完全真空生产的基本工艺,在他手中诞生的益生菌盐,保质期长达5年,远超国外水平,真正诠释了天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。“天渠盐化”在追求创新的同时,更是因地制宜,2018年推出了“泡菜盐”,更是让身在四川的“吃货们”纷纷点赞。

  自2017年以来,王宏玮抓住国家盐业体制改革的契机,为适应不一样人群的需求,倡导“少吃盐、吃好盐”的同时,带领着研发团队,每年投资500万元的研发经费,开发研制了精制食用盐、低钠食用盐、幼儿佐餐盐、富硒食用盐等多个食用盐系列新产品,还开创了清洁系列、消毒系列功能型用盐。对于产品包装,他也是精益求精,以前都是袋装盐,存在不易保存、易漏易洒等问题,王宏玮索性进行“包装革命”,生产出罐装盐,改变了以前简陋的包装方式,提升了包装“颜值”,深受市场喜爱。

  传世渠盐,致敬品味。公司现在存在员工305人,其中生产一线%。通过不断研发新品,拓展市场,公司取得了较大突破,成为全国99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,拥有15个以上专利产品。销售总量连续3年增长,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,年创利税2亿多元,为渠县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,也为渠县盐化工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短时间之内销售市场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。

  “我曾经遇见过一位身在山西的顾客,在网上购买了我们的盐,然后带回渠县吃的真实案例。”得知很多渠县人都不知道本地还有个盐场的时候,王宏玮万分痛心,他要带领“天渠盐化”走向世界,让所有人都知道“渠盐”的存在。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心和决心,王宏玮对公司做了进一步深化改革。

  初入市场的“渠盐”,小心翼翼地分析着如何融入市场、占领市场。川内竞争大多数来源于贡盐和久大盐业,因此,必须产出更高品质的产品才能被市场认可。目前,国内食盐的纯度标准为99.15%,王宏玮索性生产出了更高品质的盐,凭借自身的“硬实力”,在食盐界立住了脚。

  除了“站起来”,王宏玮还让“渠盐走出去”。他请来了专业经营销售团队,制定了一系列拓宽市场渠道的方式,通过线上线下联动,建立销售网点,“天渠盐化”的盐成功走入千家万户,社区、超市、农村……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态势。同时通过网上销售,让产品覆盖全国,如今在云南、贵州、江西、湖南、新疆等地都能品尝到最纯正的“渠盐”。“资源是我们自己的,工艺也是我们自己的,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吃到便宜、健康的盐。”价格上的优势也是让“渠盐”能够抓住市场的主要的因素之一,两三块钱的盐能够让一家人吃上好几个月,就连在国外需要用高昂价格购买的“益生菌盐”,“天渠盐化”的价格也只是它的一半。

  2020年,公司成立总经理负责制,成立了营销管理、生产技术、质检研发、采购仓储物流、行政人事、财务管理等六大管理中心,以扁平化管理机制为牵引,高效快捷推进公司各项工作。秉承“四个优先”战略发展理念,即组织优先、市场优先、成本优先和安全优先,以川渝市场为基石,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,提高市场占有率,全面发力,加压奋进,开辟“天渠盐化”新的历史天地。

  “脱贫攻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,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,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,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应有的境界和担当。”他认为“脱贫攻坚”不是高谈阔论、走个场面、图个热闹,而是实实在在落到肩上的担当。

  在公司发展过程中,王宏玮致富思源,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参与脱贫攻坚事业、光彩事业和公益事业,先后向贫穷的地方、困难群众捐款捐物300余万元。

  2013年,在开展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工作中,王宏玮向宣汉县渡口乡、通川区双龙镇贫困村捐款200余万元,修建道路20公里,帮助解决村民出行难题;2016年,他又捐款5万元对口帮扶渠县 渡镇米坡村5户贫困户和土溪镇万家村1组贫困户。2018年7月,他多次率领公司职工,参与“深度贫困村”的帮扶工作,深入万源市柳黄乡张家山村开展对口帮扶,现场捐赠现金10万元和价值25万元的物资,帮助该村修建道路、卫生室、宣传室等,帮助张家山村59户贫困户于2019年12月全部脱贫摘帽。

  “孩子是国家繁荣的希望,能够呵护国家的未来健康、快乐成长,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

  2008年,举国同殇的“5·12汶川地震”发生,王宏玮深感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,果断向“5·12汶川地震灾区”捐款28万元奉献爱心、光彩助学;2010年,又陆陆续续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;2012年,向达州“9·18洪灾”捐款26万元;2016年,向达州市慈善总会捐赠10万元爱心助学金。近10年来,他本人先后共资助了20名贫困大学生,帮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在渠县经信局、通川区总工会和渠县爱心协会的配合下,他向渠县各小区、乡镇和通川区以及湖北黄石等地区累计捐赠市值400万元的加碘食盐及物资,有力地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。

  无论是地震、洪灾、新冠疫情、脱贫攻坚……王宏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做到为党和政府分忧,为人民群众解难,以慈行善举回报社会,展现了企业家的大爱与奉献。

  在经营过程中,王宏玮从始至终坚持“发展才是硬道理”的理念,不忘创业初心,牢记发展使命,以“党建兴企业、工会助发展”为依托,带领企业开拓创新、追求卓越,先后获得了省级“质量信誉信得过单位”“质量管理先进企业”“四川省优秀非公有制企业”“诚信企业”“达州市再就业先进企业”“达州市优秀非公有制企业”“渠县优秀非公有制企业”等称号,目前公司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。

  王宏玮还先后获得了“首届达州杰出非公有制企业家杰出贡献奖”、首届达商大会“十大杰出达商”、改革开放40周年“四川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”、“第三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”“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”“达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”“渠县优秀民营企业家”等荣誉称号。

  在王宏玮的带领下,天渠盐化有限公司走在了达州制造业的前端,先进的发展理念、经验比较丰富的生产管理团队,建立起以质量、市场、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机制,取得了年销量15万吨的好成绩。但王宏玮却不止步于此,他将带领“渠盐”进军化工产业,把产品做精、做细,将“渠盐”有效融入足浴、牙膏、沐浴露等日用品当中,走进生活的各个细节。

  “未来,公司将继续秉承组织优先、市场优先、成本优先和安全优先的战略思想,以川渝市场为根据地,辐射全国市场,不断研发中高端绿色、健康新品种食盐,坚定不移实施品牌战略,经营效益、产量和利税力争每年递增10%,5年内成为渠县本土上市企业。”王宏玮说。

相关视频MORE +